置顶推荐: 关于手持PDA招标采购的公告 [04.0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分析 > 调研报告

2014年上半年新闻发布会专题材料

时间:2014.07.17 来源:

  1.上半年湖南居民收入增长的特点和原因有哪些?下半年的趋势如何? 

  2.当前农民增收面临哪些困难?有什么政策建议? 

  3.为什么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4.上半年湖南居民消费亮点有哪些? 

  5.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请问这些政策效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6.住户调查一体化后,居民收入的统计口径有哪些变化? 

  7.上半年消费价格涨幅较上年扩大的原因是什么?上涨幅度较大的类别和品种主要有哪些? 

  8.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变动有哪些特点,全年趋势如何? 

  9.上半年湖南生猪生产和价格变动的特点是什么,下半年趋势如何? 

  10.上半年湖南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变动有何特点? 

    

    

    

    

    

  1.上半年湖南居民收入增长的特点和原因有哪些?下半年的趋势如何? 

  答: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4,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64元,同比名义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7元,同比名义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 

  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增长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上半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960元,增长11.7%;转移净收入2625元,增长9.5%,两项收入共占城镇居民收入的76.3%,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5.6%;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136元,增长8.9%,转移净收入1135元,增长18.7%。两项收入共占农村居民收入的70.9%,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1.0%二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比城镇居民高2.33.1个百分点。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分别回落0.40.6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政策调资和劳动力价格提高推动居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在规范津补贴的同时,各地津补贴与绩效考核工资标准提高幅度较大。二是随着国家对民生保障的重视、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企业养老金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提高推动居民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如上半年全省低保家庭每人新增价格补贴100元。三是经营与投资环境改善、居民创业与投资理财意识增强推动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 

  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工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农民工工资保持较快增长。据农民工监测数据推算,2014年二季度末湖南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124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8万人,增长3.2%。上半年农村外出就业人员平均月收入288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2元,增长7.5%二是国家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和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养老金和低保标准等措施,推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下半年趋势预测:下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理由有两点:一是改革将给居民生活带来实惠。各地政府在公务员薪酬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税制改革以及企业最低工资保障线、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方面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将不同程度地提高居民收入。二是预计下半年经济形势将继续改善,在此背景下,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当前农民增收面临哪些困难?有什么政策建议? 

  答:当前农村居民增收主要面临三大困难。一是工资性收入继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不足。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总体呈放缓趋势。一方面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农民外出务工的就业增长空间有限,农民工总体就业规模继续扩大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当前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能力减弱,预计各地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增速较以前会有所放缓。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与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使农业收入增长困难。如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同时农产品生产价格却下降。三是第一产业经营性收入受生产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影响,不确定性加大。湖南稻谷、畜禽等主要农产品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的影响,增产难度较大。 

  政策建议:一是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确保农产品生产不发生亏损;二是坚定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三是继续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四是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五是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六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力度。 

    

  3.为什么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答: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比城镇居民高2.33.1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是因为农民收入的水平低。201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为498元,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加额1117元的一半,由于农民收入的基数低,其增速反而快于城镇居民。 

  二是农民务工收入增加,带动了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中的赡养收入及寄回带回收入的提高。据农民工监测数据推算,2014年二季度末湖南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124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8万人,增长3.2%。上半年农村外出就业人员平均月收入288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2元,增长7.5%。务工收入的增加,不仅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8.9%,还带动农民人均赡养收入增长28.1%和人均寄回带回收入增长20.1%(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中,农民工收入中本地务工收入作为工资性收入统计,本乡镇以外的外出务工收入作为转移净收入中的赡养收入或寄回带回收入统计)。这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三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从第二、第三产业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增长较快。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湖南农民人均第二产业经营净收入183元,增长12.6%,人均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656元,增长18.3%,二者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率为24.5% 

    

  4.上半年湖南居民消费亮点有哪些? 

  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呈现四大亮点: 

  一是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快速增长,人均支出890元,增长16.5%。其中,人均教育消费540元,增长7.8%,人均文化娱乐消费350元,增长33.1%。文化娱乐消费中旅游消费支出同比增长30.4%,表明湖南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仍然旺盛。 

  二是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人均消费支出557元,增长14.0%。其中,人均医疗器具及药品支出235元,增长18.4%;人均医疗服务支出322元,增长11% 

  三是饮食结构进一步从单纯的主食消费向多营养、多种类的饮食消费方式转变,结构更趋合理。人均食品支出2099元,同比增长10.9%,其中谷类人均支出186元,仅增长2.3%;奶类89元,增长33%;干鲜瓜果类90元,增长32% 

  四是网上购物作为新兴的消费方式发展迅速。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网购支出76元,增长53.9%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随着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逐步增长,人均达到445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人均教育支出318.4元,增长19%;人均文化娱乐支出126元,增长19.3%。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人均学前教育支出39元,增长60.4% 

  二是食品烟酒类支出仍是消费支出的主体组成部分,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类支出1189元,同比增长13.0% 

  三是首饰、手表、旅馆住宿、美容美发等内容的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消费快速增长,人均支出达103元,同比增长24.1% 

    

  5.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这些政策效果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近几年来,中央出台了“增值税改革,取消工商管理费,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定向降准,调高最低工资、企业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一系列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其效果明显,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从近三年来看,2010-2013年,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名义增速分别达到11.8%14.2%。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使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由2010年的2.951缩小到2013年的2.81。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8%12.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再次高于城镇居民,高出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到2.721 

  二是城镇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第三产业经营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2013年,城镇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9.6%26.5%,其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上升2.31.3个百分点,由10.7%3.1%上升到13%4.4%。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0.1%18.5%,其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上升7.70.9个百分点,由47.2%7.1%上升到54.9%8%。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第三产业经营性收入呈现较快增长,2013年同比增长32.4%,今年上半年又同比增长18.3% 

  三是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明显。2010-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0.3%。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和其他商品服务支出年均增速较快,分别为16.1%13.6%11.6%10.1%。这四项消费支出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35%提升到2013年的38.4%,恩格尔系数则由36.5%下降到35.1%,下降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5.3%。其中,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其他商品服务支出年均增速较快,分别为29.5%23%20.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的年均增速也达到了10.5%。这四项支出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30%提升到2013年的34.7%,提高了4.7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则由48.4%下降到38.4%,下降10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仍是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长点,三项支出分别增长16.5%14.0%8.0%;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则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长点,三项支出分别增长19.1%5.1%24.1% 

   

  6.住户调查一体化后,居民收入的统计口径有哪些变化? 

  答: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改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成为农村、城镇和全体居民收入统一的核心指标。 

  二是居民实物收入折价纳入年度可支配收入,以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包含实物折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包含实物折价收入。但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仍不包括农民自产自用的实物部分,这部分只在年度计算。 

  三是增加自有住房虚拟房租,并纳入居民住房消费支出。 

  四是常住城镇地区的农民工按所在地调查,纳入城镇居民调查范围。 

  五是居民的房屋拆迁收入和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以及一次性、大额的转移收入不再纳入可支配收入。 

  六是收入构成的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改革前,外出务工(不含在本乡镇务工)的农村居民作为家庭常住成员参与调查,他们的务工收入记做工资性收入。改革之后,外出务工的农村居民划分为家庭非常住成员,他们的寄回带回收入作为转移性收入进行统计。 

    

  7.上半年消费价格涨幅较上年扩大的原因是什么?上涨幅度较大的类别和品种主要有哪些? 

  答:1-6月,湖南CPI涨幅为2.3%,比去年同期涨幅高0.6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价格涨幅高于去年同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是鲜菜、鲜瓜果价格影响食品类价格涨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以来,鲜菜、鲜瓜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6.2%13.2%,较上年同期涨幅分别高11.39.7个百分点,拉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1-6月,湖南食品类价格涨幅为3.0%,比去年同期涨幅高0.6个百分点,影响价格总指数上涨约1.0个百分点。 

  二是旅游价格上涨明显。随着去年国家《旅游法》的颁布实施,全省各旅行社的路线及价格出现大幅调整,今年以来全省旅游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去年同期,1-6月,全省旅游价格涨幅为18.6%,同比涨幅高出16.9个百分点,拉动价格总指数上涨0.25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项目价格持续攀升。上半年服务项目价格涨幅为2.9%,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0.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是翘尾因素影响高于去年。今年1-6月平均翘尾因素影响1.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翘尾因素影响0.2相比高出1.4个百分点。 

  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类别和品种:价格上涨较大的类别主要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食品类和服务项目,同比分别上涨4.2%3.0%2.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最大的品种是:旅游类上涨18.6%,旅行社收费上涨26.3% 

  食品类中上涨最大的品种是:牛肉价格上涨16.6%,羊肉上涨5.5%,鲜蛋上涨4.5%,虾蟹上涨10.4%,鲜菜上涨6.2%,鲜瓜果上涨13.2% 

  服务项目中上涨最大的品种是:车辆修理服务费上涨13.4%,衣物清洗上涨9.5%,住房维护修理费用上涨8.6%,缝纫费上涨7.1%,学前教育上涨5.5% 

    

  8.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变动有哪些特点,全年趋势如何? 

  答:上半年湖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其走势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同比价格跌幅收窄。分月数据显示:1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5%1.7%2.2%2.0%1.2%0.9%,延续了20125月以来同比价格持续下跌趋势,但从4月份开始跌幅收窄。 

  二是环比价格跌多涨少。14月各月环比价格分别下降0.3%0.2%0.5%0.3%5月环比上涨0.1%6月环比价格下降0.2% 

  三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一跌一涨。上半年,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其中,采掘、原料、加工工业价格分别下降3.8%2.6%1.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6%,其中, 食品、耐用消费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0.7%1.2% 

  四是分行业类别的价格跌多涨少。上半年,全省37个工业行业大类产品价格中,23个大类行业产品价格下跌,14个行业大类产品价格上涨,价格下跌的工业行业大类占比超过六成。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和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明显,降幅分别为8.3%6.4%6.0%5.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价格上涨较大,涨幅分别为8.7%4.4%3.7% 

  全年趋势预测:201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增速平稳,在国家有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决策措施贯彻落实的作用下,预计全年湖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呈筑底回升态势。 

    

  9.上半年湖南生猪生产和价格变动的特点是什么,下半年趋势如何? 

  答: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生猪出栏增长、存栏下降。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3150.8万头,同比增长3.4%;猪肉产量233.6万吨,同比增长4.9%。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138.4万头,同比下降0.9%。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25.2万头,同比下降1.2% 

  二是生猪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散养户减少,存栏量下降。上半年全省监测的1431个散养小区42863户农户的生猪散养户为9847户,同比下降11.1%;期末户均生猪存栏为4.07头,同比下降4.7%;规模户增加,存栏量下降。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户数为8364户,同比增长0.5%;期末生猪存栏550.11万头,同比下降2.1%;非农经营单位减少,存栏量增加。全省生猪非农经营单位数为1192户,同比下降7.7%;期末生猪存栏为226.07万头,同比增长2.9%这说明部分散养户选择了退出,部分规模户降低了生产规模,非农经营单位则逆市扩大规模,生猪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生猪市场价格快速下跌,创近年来最低价格。进入2014年以来,湖南生猪出栏价格一路走低,且今年的下滑速度更快,创出近几年来的最低价格。去年12月底生猪出栏价格为15.83/公斤,1月跌至13.63/公斤,到4月底跌至谷底,仅为10.97/公斤,短短3个多月时间生猪价格下跌总幅度达到30.7%,养殖户自繁自养的一头肥猪从盈利200余元转为亏损400元以上。进入5月份,价格虽然出现回升,达到12.61/公斤,但从猪粮比价来看,我省的猪粮比价为5.671,仍然低于61的盈亏平衡线。 

湖南2013-2014年生猪出栏价格变化图  单位:元/公斤 

  下半年预测:从供求关系来看,短期内,湖南生猪市场仍然供过于求。而随着能繁母猪数量、生猪存栏持续下降,后期市场总体趋于供求平衡。从价格走势来看,夏季为传统消费淡季,猪肉消费难以提振,猪价缺乏上升基础,猪价仍将维持在12-13/公斤左右。9月中旬以后,生产结构调整效果开始显现,生猪供应量可能转向偏紧,同时猪肉消费迎来季节性回暖,生猪价格有望进入上升通道。但从全年来看,生猪价格整体与去年相比将基本持平。 

 

  10.上半年湖南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变动有何特点? 

  答:上半年湖南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变动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走势与全国相似,呈先降后升态势,但湖南的波动幅度更大。1月份湖南制造业PMI指数为50.9%2月份大幅下滑到47.1%,之后逐月回升,5月份达到一个小高峰,峰值为51.4%6月份小幅回落到50.9%,但仍在扩张区间运行。全国制造业PMI指数则是从1月份的50.5%,小幅回落到2月份的50.2%,之后逐月小幅上升,6月达到上半年的最高值51.0% 

  二是6月份五大分类指数二升三降,只有原材料库存指数在荣枯线下。6月份五大分类指数中,订单指数为52.2%,比上月升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50%,比上月升1.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生产量指数为51.2%,比上月降2.8个百分点;配送时间指数50.5%,比上月降0.2个百分点。 

  三是6月份中小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扩张区间,大型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落到收缩区间运行。6月份,湖南大、中、小微企业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分别为48.5%51.9%51.6% 

  四是6月份的消费品行业指数上升,其他行业指数下降。四大产业指数中,装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比上月降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5.7%,下降2.1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 ,下降0.8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3.7%,上升1.2个百分点。   

20146月全省制造业PMI分类指数(分规模行业表)  单位:% 

 

    

相关附件:


市州机构: 长沙   株洲   湘潭   衡阳   邵阳   岳阳   常德   张家界   益阳   郴州   永州   怀化   娄底   湘西